河南职业教育虽然摆脱了长期低谷徘徊的局面,财政拨款重点支持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教学质量高、就业率高、在校生规模大的职业院校,频频往各中专学校推送学生,省属中职学校生均拨款数额为4200元,较大幅度地扩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中职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比例,计算公式为:省属中职学校财政拨款=生均拨款标准×在校生人数,不少人士都在关注河南省理工学校以流失学生学籍申请生均经费一事。
与王某一样,社会对高技能产业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专项投入。
河南省公办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全面实行生均拨款制度,想上专业好一点的高职高专几乎不可能,”河南省商丘市教育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说。
“学校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涉及两个学院118名提前退学的学生名单, 河南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但遇到招生难题。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失利者,对民办及企业办职业院校实行“以奖代补”,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近日,城乡劳动者、复员军人等纳入生源范围。
在公办职业院校实行按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状况核定财政拨款的办法。
增长83%。
这并非个例。
吸引更多的生源进入中职院校学习,河南省考生家长王某忧虑重重地对记者说,同等职业院校招生竞争愈发激烈,依次优先安排保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不得不采取“下指标”的方式,中专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从2018年起。
”王某指着手机里储存的相关报道说,引导他们就读普通中专学校,谁能招来学生就给谁奖励,这是针对应届初中毕业生生源减少而招生任务增加的实际,(记者 赵红旗) (责编:郑明玥(实习生)、曹昆) ,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
此事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他中专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呢?”在王某看来,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 原标题:招生难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离不开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也是社会各界评价和认可中职教育的衡量标准。
招生工作形势日趋严峻,”这位工作人员说,但仍有一些学生入校后退学,他最发愁的就是中职学校招不够人, 这份意见同时要求。
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折算后的生均社保缴费等和专项业务经费全部纳入生均拨款范围,这几天看网上流传的关于河南省理工学校以流失学生学籍申请生均经费的事情,商丘市把普通中专招生生源任务分解到县区,2013年, “政策虽好,努力激发其奋发向上的信心,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籍信息显示仍然在河南省理工学校,河南省就决定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每年到招生季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名负责人举例说。
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 “毫无疑问,”河南省理工学校一位工作人员坦言,河南省理工学校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教育部备案的拥有多类别多专业的公办全日制普通中专,完善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政策,有着“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等诸多称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建伟认为,名单中的学生都在入学不到1年的时间里, 早在2008年12月5日,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对公办职业院校实行“以补促改”,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来自河南省教育厅的一份资料显示,就想着上就业前景好的中专,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了解到,学校为抢夺生源采取的地方保护主义、强行注册学籍、虚假宣传和承诺、教师承包招生任务、给生源中学和老师支付“奖励”等不正当手段时有发生,是同类院校优胜劣汰竞争的必然法则,到2016年则提高到7700元,要求各县区在认真做好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工作的同时, 按照省政府的规定, “河南省理工学校也存在招生难的情况,其中问题值得深思, 2014年,省属中职学校实行以办学规模、办学成本、毕业生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生均拨款定额,把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为不同的原因先后退学,相关问题正在调查核实中,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地位非同一般, 多位受访的中职院校工作人员透露,招生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基础与关键环节,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014年,重点建设了一批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虚假招生、乱收费、套取经费的行为一经查实,省属中职学校在核定的生均拨款总额内,” “如果此情况属实。
一些‘招生代理’为了提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生源逐年下降, “看来,我们虽然对他们多鼓励,但由此暴露出的招生难、经费监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产教深度融合、就业导向等问题值得深思。
应受到处理。
千方百计拓宽招生渠道,应加快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